揭融資公司殘酷「獵熊機制」/請找政府認證合法借貸公司-新莊富發當舖

2025-06-05

型態融資陷阱擴大 債務問題恐重演舊日風暴

今年年初,南部某城市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悲劇。一戶家庭五口因經濟困境選擇集體輕生,據傳與沉重的貸款壓力有關。這類因債務而導致的悲劇,恐怕只是冰山一角。

隨著網路資訊氾濫,許多民眾經常接到貸款推銷電話,甚至只需搜尋「車貸」、「分期付款」等關鍵詞,即可看到大量主打「快速放款」、「輕鬆借錢」的廣告。許多廣告標榜即使無信用卡也能輕鬆借到資金,吸引了不少資金困難的年輕族群與弱勢者。

令人震驚的是,一輛市價不到兩萬元的舊機車,竟然能向某些業者貸到高達30萬元的資金。這些資金雖然取得容易,但代價卻極高。

非銀行融資蔚為風潮 掩蓋高利陷阱

近年來,「先買後付」(BNPL)等新型態借貸工具快速崛起,特別針對無信用卡或信用歷史空白的年輕人與弱勢群體。非銀行業者紛紛推出機車貸、手機貸、商品貸等名目,規避傳統信貸機制的審查與揭露規範。

這些融資方式雖打著合法旗號,但許多收費項目如「手續費」、「服務費」、「違約金」未納入利率計算,實際成本遠超《民法》所規定的16%利率上限,形成「合法外衣下的高利貸」。

部分案例中,有借款人實際領到的金額遠低於名義借款數,卻仍需償還高額本利,導致還款壓力倍增。更甚者,有人僅憑一張商品照片便能取得數萬元資金,實際並無商品交易,構成「假買賣、真借貸」的法律灰色操作。

弱勢群體成主要目標 本票執行壓力沉重

根據多個協助債務人的單位觀察,新型態融資的主要受害者包括年輕上班族、大學生、信用受損者及受騙者。這些人多無法通過銀行徵信,轉而向非銀行機構尋求資金,卻一步步落入債務陷阱。

在借款過程中,借款人常被要求簽署本票,而業者可在借款人違約後,透過本票直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,極大地壓縮債務人的還款協商空間。

此外,業者為規避公司資金不得借給個人的法令限制,往往透過設計商品買賣、抵押擔保等形式掩蓋實際借貸關係,使得監管難度加大。

管理真空成制度漏洞 主管機關難以歸責

目前,類似的融資租賃業者在國內登記已有數千家,涵蓋範圍包括消費分期、機車貸款、手機貸款等,但由於這些業者既不受中央金融監管機構約束,也未納入徵信體系,整體資金流動與放款行為處於監理真空。

這些公司從銀行獲得低利資金,轉手以高利方式放款給民眾,形成資金套利空間。民營銀行與公營行庫皆涉及大量放款給這些業者,部分放款餘額高達數千億元。

但由於公司登記由經濟部負責、金融監管歸屬金管會、上市公司則由證券交易所管理,各部會職責不一,使得融資業亂象缺乏整體治理與專責機構,問題長期無法解決。

訂立專法刻不容緩 避免債務危機重演

曾參與債務法制改革的法律專家指出,二十年前的雙卡債務風暴尚歷歷在目,若放任新型態融資亂象蔓延,恐將重演當年災難。他呼籲政府應儘速立法訂定《融資租賃專法》,明定營運規範、徵信機制與利率計算方式,並設置統一監管機關,從源頭解決債務黑洞問題。

面對弱勢族群被迫簽下不公平契約、陷入債務壓力甚至社會悲劇的狀況,建立完善的法治與監督機制,是防止金融工具傷害民眾權益的唯一解方。


請找政府認證合法借貸公司-新莊富發當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