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利貸利率6000%,誰在圍獵“特殊借款人”/請找政府認證合法借貸公司-新莊富發當舖
2025-07-08【電子簽成高利貸溫床?網路借貸亂象再揭密,平台責任誰來扛?】
近年來,網路借貸快速發展,電子借條平台標榜「快速放款、無需稽核」,吸引大量資金需求者。然而,部分平台卻被揭露淪為高利放貸的工具,不僅利率驚人,甚至涉及假帳號、暴力催收等違規行為,對借款人造成嚴重財務與心理壓力。
高利貸「披上合法外衣」?
根據調查,部分電子借條平台放款利率年化竟高達2000%至6000%不等,遠遠超出法定上限。有借款人表示,明明申借金額為5000元,實際到帳僅3500元,7日內須還款5000元,加上展期與額外轉帳利息,總還款金額竟高達7000元以上。
這些平台常利用「電子簽章」方式產生欠條,表面上看似合法,實則變相收取高額利息與費用。更有甚者,放款人私下要求每日轉帳利息,若不同意便拒絕展期,導致債務滾雪球式增加。
假帳號、假人頭,借款人追債無門
令人憂心的是,放款人多透過偽造帳號進行身份認證,有些使用過世者或無法被起訴的特殊人員資料,使借款人即便想提告,也無法取得放款人的真實資訊,維權困難重重。
某平台內部人士指出,為規避監管風險,有系統地安排「人頭帳戶」進行操作,甚至誇口「人不需要在、不需要活著也能完成身份驗證」,使得借款人的法律保障幾乎形同虛設。
平台責任難辭其咎
儘管平台聲稱只是「中介工具」,不涉實際借貸行為,但從實務上來看,這些平台往往透過收取手續費、展期費,對每筆交易獲利,與放款人形成共同行為關係。當借款人因高利貸導致債務惡化,平台亦無可迴避的責任。
法律界人士指出,若平台未盡資訊揭露義務、默許放款人違法操作,或提供虛假身份掩護放貸方,借款人可對平台與放款人同時提起訴訟,追回超出法律保護利率的利息部分。若平台無法提供真實聯絡資料,亦須承擔相應責任。
法律紅線:你應該知道的權益保障
根據現行法律規定,個人之間的民間借貸,其年利率不得超過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(LPR)的4倍(大約年利率24%左右)。且不得預先從本金中扣除利息,否則法院將以實際發放金額為準,重新計算利息。
此外,法院亦明確指出:「預先扣除利息、暴力催收、虛假帳號、規避實名制」等行為均可能構成非法高利貸、詐騙、或違反金融監管之嫌,借款人若遭遇此類狀況,可蒐集證據提起民事或刑事訴訟。
🔍 借貸平台使用三大提醒
確認平台合法性與牌照:選擇有監管單位核可、且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平台,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借貸App或網站。
詳閱借貸條款與利率:如利率、手續費、展期費用未明確揭露,請立即中止交易。
保留對話、轉帳紀錄與欠條:所有借貸行為請盡可能留下電子憑證、聊天紀錄與金融交易記錄,必要時作為證據提出。
⚖ 借款人可以怎麼做?
尋求法律協助:可聯繫當地法律扶助機構或律師,了解自己的債務是否構成違法利率範圍。
向監管單位或警方報案:若遭遇暴力催收、假帳戶等情形,應即刻通報。
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:追回超出法律保護的利息部分,要求平台提供放款人真實資訊。
撥打反詐騙專線:如165等政府提供的反詐資源,協助釐清是否為詐騙行為。
✅ 結語:電子工具不是問題,使用方式才關鍵
電子簽章本是一種提高效率的技術,但若被違法平台與個人濫用,便可能成為危害借款人權益的工具。面對資金困難,請務必冷靜選擇合法、透明的管道借款,遠離「快速到帳」「無審核」等誘惑。
真正安全的借款方式,不是「來得快」,而是「還得起」。
請找政府認證合法借貸公司-新莊富發當舖






